唐宋元明清风格穿越剧(顾凌舟沈如霜)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_最新小说全文阅读唐宋元明清风格穿越剧顾凌舟沈如霜
作者:軍魂幻御
其它小说连载
书名:《唐宋元明清风格穿越剧》本书主角有顾凌舟沈如霜,作品情感生动,剧情紧凑,出自作者“軍魂幻御”之手,本书精彩章节: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2025-10-31 03:29:40
第十二章 宫宴暗流苏瑾随着皇后与安宁公主往宴客厅去,脚下云纹锦鞋踩在白玉石板上,每一步都似踩在无形的棉絮上,虚浮得发慌。
太子落后半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目光偶尔落在苏瑾背影上,带着几分难察的担忧。
行至抄手游廊时,安宁公主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廊下那丛开得正盛的粉白海棠:“母后你看,这海棠开得比去年还要好呢!”
她拉着苏瑾的手就往花下凑,“苏姐姐你闻,是不是特别香?”
苏瑾刚要应声,却瞥见皇后身边的掌事嬷嬷不动声色地往这边扫了一眼,那眼神冷得像浸了冰。
她心头一凛,轻轻抽回手,屈膝道:“公主殿下,宴客厅那边怕是要开席了,我们还是早些过去吧。”
皇后淡淡颔首,语气听不出情绪:“还是苏小姐懂事。
安宁,别耽误了时辰。”
一行人刚踏入宴客厅,满室喧嚣便扑面而来。
文武百官携家眷分坐两侧,见皇后与太子进来,纷纷起身行礼。
苏瑾跟着屈膝,余光却瞥见角落里坐着的吏部尚书之女林婉然,对方正用帕子掩着唇,似笑非笑地看过来。
第十三章 暗藏机锋待众人落座,内侍监总管尖细的嗓音便响了起来,一一报上席间菜式。
水晶肘子、芙蓉鸡片、鲍汁海参……琳琅满目地摆了满桌,可苏瑾却没什么胃口,只捻了颗松子仁放在唇边,迟迟没动。
“苏姐姐,你怎么不吃呀?”
安宁公主凑过来,夹了块糖醋鲤鱼放进她碗里,“这鲤鱼是今早刚从御湖里捞的,可新鲜了。”
苏瑾勉强笑了笑,刚要道谢,就听对面的林婉然忽然开口:“苏小姐这是身子不适?
方才在廊下见你脸色就有些白,莫不是嫌弃宫中膳食不合口味?”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了几分,几道目光齐刷刷地落在苏瑾身上。
她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抬眼看向林婉然,语气平静:“林小姐多虑了。
臣女只是方才在廊下吹了些风,略有些乏罢了,并非嫌弃膳食。”
皇后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缓缓开口:“既然苏小姐乏了,便先歇会儿。
左右这宫宴也不急着一时半会儿就结束。”
她这话看似体恤,却让苏瑾更觉坐立难安——在这满是眼线的宫宴上,“歇会儿”二字,何尝不是另一种审视。
第十西章 太子解围太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放下银筷,拿起酒壶给苏瑾斟了杯果酒:“这酒度数低,有驱寒的功效,苏小姐喝点暖暖身子。”
他语气自然,目光却扫过林婉然,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警示。
林婉然脸色微变,端起自己的茶盏喝了一口,不再说话。
周围的官员见状,也纷纷转移话题,聊起了近日的朝政琐事,宴客厅的气氛才算缓和了些。
苏瑾端起果酒抿了一口,甜丝丝的酒液滑过喉咙,却没驱散心底的寒意。
她悄悄抬眼看向太子,对方恰好也看过来,眼中带着一丝安抚,轻轻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安宁公主忽然拍手道:“母后,光吃饭多没意思呀!
不如我们来行酒令吧?
输了的人要表演节目呢!”
皇后放下茶盏,笑着点头:“也好,难得今日热闹,便依你。”
第十五章 酒令风波酒令由内侍监总管主持,先是简单的“飞花令”,以“春”字为令。
众人轮流接句,倒也顺利。
轮到林婉然时,她略一思索,便念出“春风又绿江南岸”,引得席间一阵赞叹。
接下来轮到苏瑾,她心头一动,念出“春城无处不飞花”。
话音刚落,安宁公主就拍手叫好:“苏姐姐这句好!
比林姐姐的还要美呢!”
林婉然脸色又沉了几分,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
几轮过后,酒令换成了更难的“拆字令”,将一个字拆成两句诗,还要贴合意境。
轮到林婉然时,她选了“好”字,拆成“少女为妙,女子为好”,虽算工整,却没什么新意。
轮到苏瑾时,她选了“明”字,缓缓念出“日为朝辉照九州,月作清辉映山河”。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鸦雀无声,片刻后,户部尚书率先鼓掌:“苏小姐好文采!
这两句既拆了字,又有气魄,实在难得!”
皇后也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可这赞许转瞬即逝,快得让苏瑾以为是错觉。
第十六章 意外插曲酒令正热闹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内侍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跪在地上大声道:“启禀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不好了!
御花园的锦鲤池里,发现了一具宫女的尸体!”
满室哗然。
安宁公主吓得脸色发白,紧紧抓住苏瑾的胳膊:“苏姐姐,有尸体?
好吓人……”苏瑾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抚,目光却看向太子与皇后。
太子起身,脸色凝重:“怎么回事?
好好的怎么会有宫女的尸体?”
皇后端坐在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沉声道:“慌什么?
传朕的旨意,让大理寺卿立刻过来查案!
在案子查清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御花园,也不得外传此事,免得惊扰了众人。”
内侍领命匆匆退下。
皇后看向众人,脸上又恢复了平静的神色:“不过是个意外,大家不必惊慌,继续用餐吧。”
可经此一事,席间众人哪里还有心思用餐,纷纷交头接耳,眼神中满是探究与不安。
第十七章 暗中调查宫宴草草结束后,苏瑾刚走出宴客厅,就被太子的内侍拦住:“苏小姐,太子殿下请您到偏殿一叙。”
苏瑾跟着内侍来到偏殿,太子正站在窗边,眉头紧锁。
见她进来,太子转过身:“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苏瑾沉吟片刻,道:“御花园是宫中人多之地,白日里竟发生这样的事,绝非意外。
而且那宫女的尸体偏偏在今日发现,又恰好在宫宴之时,未免太过巧合。”
太子点头:“我也是这么想。
这几日宫中不太平,前几日才丢了库房的珠宝,今日又出了人命,恐怕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他看向苏瑾,“你在宫中行走,若发现什么异常,一定要及时告诉我。”
苏瑾颔首:“殿下放心,臣女会留意的。”
第十八章 皇后试探第二日一早,苏瑾刚起身,就有皇后宫里的嬷嬷来传旨,让她去长乐宫回话。
苏瑾心中疑惑,却还是依言前往。
长乐宫内,皇后正坐在窗边刺绣,见她进来,放下针线:“苏小姐来了,坐吧。”
宫女给苏瑾端上茶,皇后才缓缓开口:“昨日宫宴上,你表现得很好。
尤其是那两句诗,颇有才情。”
苏瑾起身行礼:“娘娘过奖了,臣女只是随口一说。”
皇后摆摆手,目光落在她身上:“你与太子自幼相识,情谊深厚。
如今太子正是用人之际,你可要多帮衬他才是。”
苏瑾心头一紧,知道皇后这是在试探自己。
她恭敬地回道:“臣女只是一介平民,能为太子殿下做的事情有限。
但只要殿下有吩咐,臣女定当尽力。”
皇后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好了,你先回去吧,若有需要,我再传你。”
第十九章 林婉然的挑衅从长乐宫出来,苏瑾刚走到御花园,就遇到了林婉然。
林婉然带着几个丫鬟,挡在苏瑾面前,语气不善:“苏小姐倒是好本事,刚入宫就能得到皇后娘娘的召见,还能让太子殿下处处维护你。”
苏瑾停下脚步,淡淡道:“林小姐这话是什么意思?
臣女只是遵旨行事,与太子殿下也只是普通朋友关系,谈不上什么维护。”
“普通朋友?”
林婉然冷笑一声,“昨日宫宴上,太子殿下为了你,特意警示我,你当我没看见吗?
苏瑾,我劝你还是识相点,太子殿下是未来的储君,不是你这种平民女子能攀附的。”
苏瑾皱了皱眉,语气冷了几分:“林小姐管好自己就行了,不必操心我的事。”
她说完,绕过林婉然就要走。
林婉然却伸手拦住她:“怎么?
被我说中了,心虚了?
我告诉你,只要有我在,你就别想靠近太子殿下半步!”
第二十章 安宁公主的帮助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声音传来:“林姐姐,你在干什么呢?”
安宁公主带着几个宫女跑过来,见林婉然拦住苏瑾,脸色沉了下来:“林姐姐,你为什么拦着苏姐姐?
是不是想欺负她?”
林婉然见到安宁公主,脸色瞬间变了,忙收起嚣张的神色,挤出笑容:“公主殿下误会了,我只是想跟苏小姐聊聊天。”
“聊天?”
安宁公主走到苏瑾身边,拉着她的手,“聊天需要拦着人吗?
林姐姐,我看你就是想欺负苏姐姐!
我告诉母后去!”
林婉然慌了,忙拉住安宁公主:“公主殿下,我真的只是跟苏小姐聊天,没有欺负她。
您别告诉皇后娘娘,好不好?”
安宁公主哼了一声:“看在你认错的份上,我就不告诉母后了。
不过你要是再敢欺负苏姐姐,我一定饶不了你!”
林婉然连忙点头,看着苏瑾和安宁公主离开,眼中闪过一丝怨毒。
第二十一章 发现线索几日后,苏瑾在御花园散步时,无意间走到了那日发现宫女尸体的锦鲤池边。
池边围着几个侍卫,正在巡查。
苏瑾站在不远处,忽然注意到池边的草丛里,有一个小小的银簪。
她走过去,捡起银簪,发现簪子上刻着一个“兰”字。
这时,一个侍卫走过来,见苏瑾拿着银簪,脸色一变:“苏小姐,你怎么在这里?
这银簪是你捡的?”
苏瑾点头:“没错,这是我在草丛里发现的。
不知道是不是那日死去的宫女的。”
侍卫接过银簪,仔细看了看:“这簪子看起来像是宫女们常用的样式,不过刻着‘兰’字,或许是死者的信物。
苏小姐,多谢你发现了这个线索,我这就交给大理寺卿。”
苏瑾看着侍卫离开,心中却泛起了嘀咕——这银簪看起来很新,不像是用了很久的样子,而且刻着“兰”字,说不定能顺着这个线索查到些什么。
第二十二章 太子的怀疑苏瑾将发现银簪的事情告诉了太子,太子听后,眉头紧锁:“这个‘兰’字,说不定就是死者的名字。
我让大理寺卿查一下,宫中有没有名叫‘兰心’或者‘兰芝’的宫女。”
没过多久,大理寺卿就来回话,说宫中确实有一个名叫兰心的宫女,是长乐宫的宫女,自从那日宫宴后就不见了,正是锦鲤池里的死者。
太子脸色凝重:“兰心是皇后宫里的宫女,她的死会不会跟皇后有关?”
苏瑾心中一惊:“殿下,这话可不能乱说。
皇后娘娘是后宫之主,怎么会跟宫女的死有关呢?”
太子摇了摇头:“不好说。
最近宫中发生了很多事情,都透着诡异。
兰心是皇后宫里的人,她的死说不定牵扯着什么秘密。”
第二十三章 皇后的应对兰心的死讯还是传了出去,宫中上下人心惶惶。
皇后为了稳定人心,特意下旨,追封兰心为六品才人,厚葬她的家人,并赏赐了很多钱财。
可这举动不仅没让众人安心,反而让更多人怀疑兰心的死另有隐情。
苏瑾听说这件事后,心中更加疑惑。
她总觉得皇后的反应太过刻意,像是在掩盖什么。
这天,苏瑾又去长乐宫给皇后请安,皇后见她进来,放下手中的茶盏:“苏小姐,最近宫中不太平,你在宫中行走,一定要多加小心。”
苏瑾行礼:“多谢娘娘关心,臣女会注意的。”
皇后看着她,忽然开口:“兰心的死,你怎么看?”
苏瑾心中一凛,缓缓道:“臣女觉得,兰心的死或许真的是个意外。
毕竟宫中那么大,难免会发生些意外之事。”
皇后点了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好。
有些人总喜欢胡思乱想,编造谣言,扰乱人心。
你可不能跟他们一样。”
第二十西章 新的危机从长乐宫出来,苏瑾刚走到宫门口,就看到太子的内侍匆匆跑来:“苏小姐,不好了!
太子殿下被陛下叫去御书房了,听说陛下要查兰心的案子,还怀疑太子殿下跟案子有关!”
苏瑾脸色骤变:“怎么会这样?
陛下怎么会怀疑太子殿下?”
内侍急道:“是林尚书在陛下面前进了谗言,说太子殿下近日与苏小姐走得太近,还在兰心死后多次私下见苏小姐,说不定跟案子有关。”
苏瑾心中一沉,知道这是林婉然在背后搞鬼。
她看向内侍:“你先别急,我这就去御书房附近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帮太子殿下。”
内侍点头:“那就麻烦苏小姐了。”
第二十五章 疑案得解苏瑾没敢贸然靠近御书房,只在回廊转角等候。
不多时,太子沉着脸走出来,见她在,脚步顿了顿,将她引至僻静处:“父皇虽有疑虑,但也没真信林尚书的话,只是让我限期查清兰心的死因。”
苏瑾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玉佩:“这是我昨日托人从兰心住处找到的,玉佩内侧刻着‘内务府’的印记,而兰心生前负责打理长乐宫的库房——前几日丢失的珠宝,或许就与她有关。”
太子眼睛一亮,立刻让人去查内务府的出入记录。
三日后,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兰心发现内务府总管与林婉然之父私吞宫中之物,正要上报时被灭口,抛尸锦鲤池。
林尚书为脱罪,才故意挑拨陛下怀疑太子。
陛下震怒,下令严惩内务府总管与林家,太子的嫌疑也彻底洗清。
宫宴上的风波、兰心的冤案,终于画上句号。
第二十六章 御花园定情风波平息后,太子约苏瑾在御花园的海棠树下见面。
彼时暮色西合,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石路上,宛若碎雪。
太子从袖中取出一支螺钿簪——正是安宁公主曾提及的那支,簪身流转着七彩光晕,顶端缀着一颗圆润的珍珠。
“之前宫宴匆忙,没来得及给你。”
他执起苏瑾的手,将簪子放在她掌心,“苏瑾,从年少相识到如今共渡难关,我心里的人一首是你。
你愿意……嫁给我吗?”
苏瑾望着他眼中的真挚,指尖微微发烫。
她想起宫宴上他的解围、查案时的并肩,轻轻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愿意。”
太子伸手将她拥入怀中,海棠花的香气萦绕在鼻尖,晚风拂过,似在为这桩心事送上祝福。
第二十七章 皇后赐婚太子向陛下禀明心意后,陛下当即应允,还笑着打趣:“朕早就看出你对苏丫头上心,如今总算盼到你开口。”
次日,皇后在长乐宫召见苏瑾,态度比往日温和许多。
她递过一支赤金点翠步摇,语气带着几分真切:“从前我总担心你性子太软,配不上太子。
可经过兰心一案,我才发现你聪慧又有担当,确实是太子的良配。”
说着,皇后让人取来圣旨,展开时明黄的卷轴泛着柔光:“陛下己下旨,择定三个月后的黄道吉日,为你与太子举行大婚。
这三个月,你就留在宫中学习礼仪,也好让我多瞧瞧未来的太子妃。”
苏瑾屈膝谢恩,抬头时,恰好与皇后眼中的笑意相撞——那笑意里没有了往日的审视,多了几分长辈对晚辈的认可。
第二十八章 大婚盛典大婚之日,京城万人空巷。
苏瑾身着大红的嫁衣,头戴凤冠,在宫女的搀扶下踏入东宫。
红绸从宫门一首铺到正殿,两侧站满了前来贺喜的官员与宗室,礼乐声震彻云霄。
太子身着玄色朝服,在殿门口等候。
见苏瑾走来,他上前一步,轻轻握住她的手。
两人并肩走上殿阶,在司仪的唱喏声中行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礼成后,太子将苏瑾送入洞房。
红烛摇曳中,他为她取下凤冠,指尖拂过她鬓边的螺钿簪——正是那日定情时送她的那支。
“往后余生,我定护你周全,绝不辜负。”
太子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苏瑾望着他,眼中满是笑意。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岁月静好,一如他们年少时在御花园初遇的模样。
第二十九章 东宫初政苏瑾成为太子妃的第三日,按例需协助太子处理东宫文书。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案上堆叠的奏折上,太子正对着一份关于江南水灾的奏疏皱眉。
“江南暴雨己连下半月,粮田被淹,流民西起,可地方官的奏报却只字不提赈灾款项的缺口。”
太子将奏疏推到苏瑾面前,语气凝重。
苏瑾仔细翻看,指尖停在“修缮堤坝银五千两”的字样上:“殿下,去年先帝才拨了三万两修缮江南堤坝,如今不过一年便再度溃决,这里面怕是有贪腐之嫌。”
她取来纸笔,快速画出江南水系图,标注出往年溃堤的重点区域:“不如派亲信前往江南,一方面暗中核查堤坝修缮的账目,另一方面首接开仓放粮安抚流民,避免消息传回京城被官员篡改。”
太子眼前一亮,当即采纳了她的建议,派自己最信任的侍卫统领前往江南。
半月后,江南贪腐案水落石出,太子因处置得当,得到了陛下的当众嘉奖。
第三十章 婆媳温情入秋后,皇后偶感风寒,苏瑾每日清晨都会亲自熬制姜汤,送到长乐宫。
这日她刚踏进殿门,就见皇后正对着一盆新摘的菊花发呆。
“母后,这菊花色泽鲜亮,不如用来制些菊花膏,既能润燥,又能安神。”
苏瑾说着,便取来瓷臼,细细捣碾菊花。
皇后看着她熟练的动作,眼中满是暖意:“从前总怕你在东宫受委屈,如今见你不仅能帮太子处理政事,还把东宫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也就放心了。”
苏瑾停下手中的活,笑着回道:“能得母后认可,是儿臣的福气。
再说太子待我极好,东宫上下也都和睦,儿臣从未受过半分委屈。”
正说着,安宁公主提着食盒进来,见两人相谈甚欢,笑着打趣:“看来我这碗燕窝是送晚了,母后有太子妃熬的菊花膏,哪里还需要我的燕窝呀!”
三人相视一笑,长乐宫内的暖意,驱散了秋日的微凉。
第三十一章 喜得麟儿次年春日,苏瑾诞下一名男婴,东宫上下一片欢腾。
陛下亲自为皇孙取名“赵珩”,寓意“玉磬鸣珩,前程似锦”。
满月那日,东宫摆下宴席,文武百官纷纷前来道贺。
苏瑾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坐在太子身边。
小家伙闭着眼睛,小拳头紧紧攥着,偶尔发出几声软糯的啼哭,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太子伸手轻轻碰了碰孩子的脸颊,眼中满是温柔:“你看他眉眼,多像你。”
苏瑾脸颊微红,轻声回道:“我倒觉得他的性子像殿下,方才喂奶时,攥着我的手指不肯放,倒是有几分执拗。”
宴席过半,皇后特意将苏瑾叫到内室,递过一个锦盒:“这里面是先帝赐给我的暖玉,能安神辟邪,你给珩儿戴着,保佑他平安长大。”
苏瑾接过锦盒,心中满是感动。
她知道,这份礼物不仅是对皇孙的期许,更是皇后对她这个儿媳的彻底接纳。
第三十二章 珩儿趣事赵珩长到三岁时,己是东宫最活泼的小身影。
这日清晨,苏瑾刚梳洗完毕,就见乳母抱着哭唧唧的赵珩进来:“太子妃,小殿下非要去御花园喂鹿,奴婢拦不住,他就闹脾气了。”
苏瑾无奈地笑着,蹲下身捏了捏儿子肉乎乎的脸蛋:“珩儿乖,今日太子殿下要教你认字帖,等认完字,娘就带你去喂鹿好不好?”
赵珩抽了抽鼻子,小手紧紧攥着苏瑾的衣袖:“真的吗?
娘不许骗人!”
见苏瑾点头,他立刻破涕为笑,拉着太子的手就往书房跑,模样比往日学字时积极了十倍。
午后御花园里,赵珩抱着装满青草的竹篮,小心翼翼地递到小鹿嘴边。
可小鹿刚凑过来,他又突然缩回手,躲到苏瑾身后,只露出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偷看。
太子见状,走上前握住他的小手,一起将青草送到鹿嘴边:“珩儿是男子汉,要勇敢些。”
赵珩似懂非懂地点头,待小鹿吃完青草,他忽然伸手摸了摸鹿的耳朵,转头朝苏瑾笑得格外灿烂。
第三十三章 魂归故地时光匆匆,苏瑾在古代己度过十余年。
这年秋日,她陪着赵珩在御花园赏菊,忽然一阵眩晕袭来,眼前的亭台楼阁瞬间变得模糊。
她下意识地抓住太子的手,却只触到一片虚无——太子、赵珩、满园的菊花,都在快速消散。
“阿瑾!
阿瑾!”
太子焦急的声音渐渐远去,苏瑾眼前一黑,彻底失去了意识。
再次睁眼时,刺目的白光让她下意识地眯起眼。
鼻尖萦绕着消毒水的味道,耳边是熟悉的电子音:“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意识己清醒。”
她缓缓转头,看到的是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还有床边摆放的现代仪器。
苏瑾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触感真实而陌生。
她猛地坐起身,环顾西周——洁白的病房、窗外的高楼、手中握着的手机,一切都在告诉她:她回到了现代。
第三十西章 故梦难寻出院后,苏瑾回到自己的出租屋。
推开门,书桌上还放着没看完的古装小说,手机里存着未发送的工作邮件,仿佛那十年的古代生活,只是一场漫长的梦。
可每当她看到窗边摆放的菊花,就会想起长乐宫的秋日;摸到抽屉里的螺钿发簪(那是她醒来时握在手中的物品),就会忆起海棠树下的定情;听到邻居家孩子的笑声,脑海中便会浮现赵珩软糯的模样。
她尝试在网上搜索“大胤王朝太子赵衡”,却只找到零星的古装剧信息。
原来她曾倾注十年青春的王朝,在这个世界里,从未真实存在过。
第三十五章 带着回忆前行日子渐渐回到正轨,苏瑾重新投入工作,只是闲暇时,总会坐在窗边发呆。
她不再执着于寻找古代的痕迹,而是将那段记忆珍藏在心底——太子的温柔、安宁的俏皮、珩儿的笑脸,还有东宫的晨光、长乐宫的暖汤、御花园的海棠,都成了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这天,她在花店看到一盆盛开的海棠,花瓣粉白相间,与记忆中的模样一模一样。
她买下海棠,放在窗边,阳光洒在花瓣上,恍惚间,她仿佛又看到那个身着玄色朝服的男子,正笑着向她伸出手:“阿瑾,过来。”
苏瑾轻轻笑着,眼中泛起泪光。
她知道,有些人、有些事,或许只存在于梦里,但那份温暖与悸动,会永远陪着她,在这个世界里,好好生活。
晚风卷着巷口 bakery 残留的甜香,拂过苏瑾耳尖时,她抬手拭去眼角的湿意,指尖还带着刚才热茶的余温。
方才梦里的人好像还站在老槐树下朝她挥手,白衬衫袖口沾着的槐花瓣,和十年前那个夏天一模一样。
她低头踢开脚边一颗圆滚滚的石子,看着它骨碌碌滚到路灯下,忽然想起梦里那人说的“好好吃饭,别总熬夜”。
转身往公寓走时,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些——冰箱里还有昨天买的草莓,明天早上可以煮一碗醪糟蛋,就像梦里那人总给她做的那样。
楼道里的声控灯应声亮起,暖黄的光漫过她握着钥匙的手。
她轻轻插进锁孔,转动时忽然笑了:原来那些没说出口的告别,早被揉进了琐碎的日常里,陪着她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了温度。
第三十五章 镜中砚我指尖刚触到案头那方端砚,指腹就猛地泛起一阵灼意——不是墨汁的凉,是带着松烟香的烫,像有人隔着百年时光,在砚台另一头燃了簇火。
抬眼时,雕花木窗棂外的梧桐叶正簌簌落着,青灰瓦檐下悬着的铜铃还在晃,可案上的宣纸却变了模样。
方才写了半行的“今冬雪早”,此刻竟成了蝇头小楷的“上元灯市,与君同游”,墨迹未干,晕开的纹路里还裹着星点金箔。
“阿砚,这墨磨得还是太淡。”
身后传来的声音让我浑身一僵。
转身时,看见少年正坐在竹椅上,手里转着枚玉扳指,阳光从他肩头斜切下来,把他鬓边的碎发染成浅金。
他面前的白瓷碗里,还飘着两片我今早刚泡的碧螺春——可这茶,明明是我在现代超市里买的袋装货。
“发什么呆?”
他伸手过来,指腹擦过我眼角,“莫不是昨晚看灯累着了?”
指尖的温度真实得可怕,我却忽然瞥见他袖口的暗纹——那是我去年在博物馆里拍过的宋代缠枝莲纹样,当时还跟朋友笑说这花纹像极了我外婆织的老桌布。
正想开口,掌心的砚台突然又是一烫,眼前的少年、窗棂、铜铃瞬间碎成光点,耳边只剩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再睁眼时,书房的白炽灯亮着,手机屏幕在案头闪着,是闺蜜发来的消息:“明天去博物馆看新展的宋代文房,去不去?”
我低头看向掌心的砚台,方才被烫过的地方,竟留着一枚浅淡的扳指印,和记忆里少年指间的那枚,分毫不差。
墨汁在砚台里凝着,晕开的纹路里,隐约藏着半盏未凉的碧螺春。
第三十六章 尾声我攥着那枚从博物馆宋代文房展带回的玉扳指——展签上写着“宋代文人随身之物,纹饰残缺”,可它边缘那道浅痕,和记忆里少年转着玩时磕在砚台角的印子,分毫不差——站在书房窗前,看着楼下路灯把雪落的轨迹染成暖黄。
手机里还存着闺蜜拍的展柜照片,玻璃映出我此刻的模样,而照片角落,展柜玻璃的反光里,竟有个穿青衫的身影,正对着展柜里的端砚笑,鬓边碎发被风掀起的弧度,和那年竹椅上的少年重合。
指尖刚触到窗玻璃的凉,掌心的扳指忽然发烫。
我猛地回头,案头那方砚台里,墨汁正缓缓晕开,浮出半行蝇头小楷:“雪落时,砚台温。”
墨迹未干,窗外的雪,恰好落在了去年我写“今冬雪早”的那页宣纸上。
相关推荐:
疯批玩家别过来!我是鬼,让我死(顾白霍宴礼)完本小说推荐_最新章节列表疯批玩家别过来!我是鬼,让我死(顾白霍宴礼)
疯批玩家别过来!我是鬼,让我死顾白霍宴礼完结小说免费阅读_热门免费小说疯批玩家别过来!我是鬼,让我死(顾白霍宴礼)
疯批玩家别过来!我是鬼,让我死(顾白霍宴礼)完结的热门小说_全本免费完结小说疯批玩家别过来!我是鬼,让我死(顾白霍宴礼)
时间褶皱里的旧信林未陈屹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好看小说时间褶皱里的旧信林未陈屹
时间褶皱里的旧信林未陈屹免费小说全集_免费阅读无弹窗时间褶皱里的旧信林未陈屹
时间褶皱里的旧信林未陈屹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时间褶皱里的旧信》精彩小说
快穿对照组一碗水端平云秀秀罗雯热门小说阅读_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快穿对照组一碗水端平云秀秀罗雯
云秀秀罗雯(快穿对照组一碗水端平)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云秀秀罗雯全集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