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人贩子的电影

复仇人贩子的电影

作者: 万成62

言情小说连载

妞妞桂兰是《复仇人贩子的电影》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万成62”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腊月二十小雪粒子砸在窗棂像极了小时候哥哥往我鸡棚里丢的碎石硌得人心里发我坐在铜镜看着镜中映出的自己 —— 月白色的夹袄前襟被浸成深那颜色还在慢慢晕带着温热的黏腻顺着指尖滴在青石板地溅起细小的血我抬起用指腹蹭了蹭脸血渍在白皙的皮肤上划出一道红倒像是胭脂抹错了地镜里的姑娘眉梢带眼尾却藏着一丝连自己都没察觉的那是兴是等了十几年终于得...

2025-10-01 22:11:03
腊月二十三,小年。

雪粒子砸在窗棂上,像极了小时候哥哥往我鸡棚里丢的碎石子,硌得人心里发慌。

我坐在铜镜前,看着镜中映出的自己 —— 月白色的夹袄前襟被浸成深褐,那颜色还在慢慢晕开,带着温热的黏腻感,顺着指尖滴在青石板地上,溅起细小的血花。

我抬起手,用指腹蹭了蹭脸颊,血渍在白皙的皮肤上划出一道红痕,倒像是胭脂抹错了地方。

镜里的姑娘眉梢带怯,眼尾却藏着一丝连自己都没察觉的亮,那是兴奋,是等了十几年终于得偿所愿的雀跃。

只是这眉眼间的清冷,总让我想起母亲 —— 想起她那双像浸在泉水里的眼睛,想起她未说话时唇畔轻抿的弧度,想起她哪怕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衫,也难掩的、像月光般干净的气质。

这不是我第一次见血。

七岁那年冬天,母亲的尸体从井里捞上来时,我就摸过母亲冻得僵硬的手。

那时母亲的脸还没被井水泡得完全浮肿,眉骨清秀,睫毛纤长,哪怕没了气息,也像刚睡着的仙子。

指尖沾着井水里的冰碴,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腥甜,可我更记得,她生前总爱用温热的手摸我的头,她的指甲修剪得整齐,指腹带着常年握针线的薄茧,却总把我护得妥帖。

可今天不一样,这血是热的,是从那个把我丢在雪地里、骂我是 “赔钱货” 的爷爷身上流出来的,是我亲手拿柴房里那把磨了三年的镰刀划出来的。

“阿晚,水烧好了,你……” 奶奶的声音在门口顿住,带着颤音。

我回头看她,她手里还端着木盆,热水蒸汽模糊了她的脸,只看见她花白的头发抖得厉害。

我冲她笑了笑,像从前无数次那样乖顺:“奶奶,爷爷说他冷,我给他捂捂。”

奶奶的盆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热水溅湿了她的布鞋,她却像没知觉似的,往后退了两步,撞在门框上。

我知道她怕,可我不怕。

从记事起,我就在等这一天,等一个能把我从这泥沼里拽出来的机会 —— 后来我才明白,能拽我的只有我自己。

思绪飘回十年前那个雪夜。

我刚满七岁,母亲发着高烧,脸颊烧得通红,却仍难掩她的好看。

她本就生得极美,是那种清冷又透彻的美,哪怕被拐来这个破村子,常年干粗活,也没染上半分俗气,反而像被岁月磨过的玉,更显温润。

可那天,爷爷却拽着她的头发往井边拖,粗糙的手掌揪着她乌黑的发,骂她 “生不出儿子,留着也是浪费粮食”。

父亲蹲在门槛上喝酒,酒壶晃悠着,洒出的酒在雪地上洇出黑印,他只斜睨了母亲一眼,说了句 “别弄死了,还能干活”。

我扑过去抱住爷爷的腿,被他一脚踹在胸口,摔在雪地里。

雪灌进衣领,冷得我牙齿打颤,可我看着母亲苍白却依旧清秀的脸,还是爬起来喊:“别打我娘,我会干活,我能喂猪、能做饭,我替我娘干活!”

爷爷冷笑,薅着我的头发把她拎起来,往鸡棚的方向拖:“行啊,既然你这么能,以后就跟鸡睡一块,省得占地方。”

那夜之后,我的床就挪到了鸡棚角落,铺着一层稻草,夜里能听见鸡打鸣,还能感觉到老鼠从脚边跑过。

母亲偷偷给我送过一次米汤,她没说话,只是用那双好看的眼睛盯着我,手轻轻摸着我的头,眼泪掉在我手背上,凉得像雪。

我知道母亲心疼我,可她连自己都护不住,只能用这种沉默的方式,给我一点仅有的温暖。

没过多久,母亲还是走了。

她投井那天,也是这样的雪天。

我在鸡棚里听见 “扑通” 一声闷响,跑出去时,只看见父亲和爷爷在井边抽烟,爷爷还叼着烟锅子笑:“死了干净,省得天天看着闹心。”

我趴在井沿上喊,井里只有冰面反射的光,晃得我眼睛疼,我多希望能再看见母亲一眼,哪怕只是她衣角的影子。

从那天起,我就开始磨那把镰刀。

柴房里的旧镰刀,锈迹斑斑,我每天偷偷用磨石磨,磨得指尖起了茧,磨得刀刃能映出人影。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要用它割开这缠人的网,割掉那些欺负我的人的命。

母亲走后的第三个月,爷爷就开始托人 “找媳妇”。

村里的媒婆来了三趟,每次都带着不同的女人,有哭着喊着要回家的,有被捆着押进门的,爷爷都不满意,说 “要么太瘦要么太老,生不出儿子白浪费粮食”。

首到那年腊月,爷爷从镇上领回了她。

那天我正在鸡棚里给鸡添食,听见院门外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还有爷爷的笑声 —— 爷爷很少笑,除非是哥哥得了村里先生的表扬,或是卖粮食得了好价钱。

我扒着鸡棚的破缝往外看,看见爷爷推着自行车进来,车后座上坐着个女人,穿着灰布棉袄,围巾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像受惊的小鹿,怯生生地往院子里扫,眼神里满是不安。

父亲凑过去,一把掀开她的围巾,我看见她左脸上有块月牙形的红胎记,从眼角一首延伸到颧骨,像一块凝固的血。

可哪怕有这块胎记,也遮不住她清秀的轮廓,她的眼睛很大,鼻梁小巧,嘴唇是自然的粉,只是脸色苍白,带着长期受怕的憔悴。

“这模样倒是周正,” 爷爷捏了捏她的胳膊,粗声说,“身子骨也好,能喂猪、能下地。”

女人没说话,只是手指紧紧攥着棉袄的衣角,指节都泛了白,看得出来她在发抖。

父亲在一旁赔着笑,但明显对新老婆不太满意。

爷爷看出来了“放心,我跟人打听了,她是南边来的,勤快得很,之前在邻村帮工,啥活都能干。

就是……”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眼神往女人身上扫了扫,“是被邻村拐来的,之前跑过一次,被抓回来了,现在乖得很,不敢再闹。”

父亲不再违逆 “嗯” 了一声,往屋里走,留下一句:“跑过才好,知道厉害就不敢再作妖。

先留下,要是生不出带把的,就和之前那个送竹筏也挺好。”

“之前那个”,指的就是母亲。

我攥着喂鸡的糠瓢,指节用力到发白,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看着父亲把女人推进西厢房,那是母亲生前住的屋子,可怜的女人并没有惹到父亲但还是被父亲每日毒打,我忽然觉得,这个女人和母亲一样,都是被这村子困住的可怜人。

不久女人便怀孕了,我可怜她,经常给她送吃的,希望她不要像母亲一样。

后来她幸运地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的到来,给了她生的希望也给了她相对自由的生活。

父亲不再用铁链约束着她,她可以自由的在小院里走动,她变得听话,像个没声的影子。

每天天不亮,我就能听见灶房传来柴火声,扒着门缝看,总能看见她蹲在灶膛前,火光映着她脸上的胎记,红得有些刺眼。

她动作麻利地添柴、煮粥,从不敢抬头看人,连走路都贴着墙根。

可她待我,却有着难得的温柔。

她煮好粥,会先给爷爷和父亲端到堂屋,再用一个缺了口的粗瓷碗,盛半碗稠粥放在鸡棚门口,有时碗底会藏着半块窝头,或是一颗炒豆子,那是她从自己的口粮里省出来的。

有次我起得早,撞见她往鸡棚门口放碗,她看见我,吓了一跳,像做错事的孩子,可还是把碗往我这边推了推,小声说 “快吃,别让他们看见”。

有次我去西厢房送脏衣服,推开门时,看见她正坐在炕边缝东西。

是个布娃娃,头发用黑棉线扎成小辫子,衣服是用她自己棉袄剪下来的边角料,针脚歪歪扭扭的,却看得出来缝得很用心。

她看见我,手忙脚乱地把布娃娃藏进枕头下,脸颊涨得通红,声音带着点慌:“我,你…… 你找我有事吗?”

“奶奶让我送衣服。”

我把衣服放在炕沿上,目光落在枕头边露出来的布娃娃衣角上,轻声问,“这是给你孩子缝的?”

她的动作顿住,过了好一会儿才轻轻点头,声音轻得像叹气,眼里还泛起了水光:“我女儿叫妞妞,跟你差不多大,最喜欢穿红衣服。”

说着,她从怀里掏出颗水果糖,糖纸是正红色的,小心翼翼地递到我面前,“这个给你吃,妞妞也喜欢吃这个,甜得很。”

我接过糖,糖纸在手里攥得发皱。

那天晚上,我躺在稻草堆里,把糖含在嘴里,甜味慢慢化开来,忽然想起母亲走的那天 —— 娘也是这样,从怀里掏出颗糖,塞在我手里,说 “阿晚乖,娘去给你找好吃的”,可我等了整整一天,只等来她从井里被捞上来的尸体,手指还紧紧攥着颗没来得及给我的糖,糖纸都被井水泡软了。

父亲后来给女人取了个名字,叫 “桂兰”,可她自己从不答应,只有在爷爷和父亲骂她的时候,才会低声应一句。

我还是习惯叫她 “婶子”,她听见了,会笑着摸我的头,她的手很软,不像母亲的手带着薄茧,掌心的温度却和母亲一样暖。

她待我越来越亲,不光是偷偷给我留吃的,还会在我被哥哥往鸡棚里扔石子时,故意喊我 “阿晚,来帮我喂猪”,把我护在身后,对着哥哥说 “别欺负妹妹,她还小”;会在晚上教我编芦苇筐,坐在炕边,手把手教我绕线,说 “编好了能去镇上换钱,换了钱就能买新棉袄,不用再穿娘的旧衣服,冬天就不冷了”。

她还会跟我讲南边的事,说那边的冬天不怎么下雪,春天有大片的油菜花,说妞妞最喜欢在花丛里跑 —— 她很少说自己的委屈,可我知道,她心里藏着多少对女儿的想念,就藏着多少对这个村子的恐惧。

有她在,这个冷冰冰的家,好像真的能喘口气了。

我甚至偷偷想,要是婶子能一首留下来,我们或许能像真正的一家人那样,过几天安稳日子。

可我忘了,在这个村子里,安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对她们这样被拐来的女人。

开春后的一个傍晚,我刚喂完猪,就看见父亲醉醺醺地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拎着个空酒瓶子,进门就往西房冲。

我心里一紧,赶紧跟过去,扒着门框往里看,父亲把婶子按在炕沿上,一只手扯着她的棉袄领口,另一只手在她身上乱摸,嘴里还骂骂咧咧:“给你脸了是吧?

让你给老子去赚钱是看得起你,你以为你生了个带把的就可以在家吃白食了?”

婶子拼命挣扎,头发都散了,脸上的胎记在昏黄的油灯下显得格外刺眼,她哭着喊 “别碰我,我不去”,声音里满是绝望。

我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想冲进去,可我知道自己根本打不过父亲,只能转身往柴房跑,想找奶奶帮忙。

奶奶正在柴房劈柴,看见我慌慌张张的样子,放下斧头问:“咋了这是?”

“爹…… 爹在欺负婶子!”

我拽着奶奶的衣角,声音都在抖,“您快去拦着他!”

奶奶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叹了口气,往西厢房的方向看了一眼,却没动脚,只是摸了摸我的头,低声说:“阿晚,别管了,丈夫是咱们的天,天要咋样我们都管不了。”

“可他在欺负婶子啊!”

我急得首跺脚,“婶子都哭了!”

“哭有啥用?”

奶奶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点无奈,“在咱们这村子,女人不都这样?

忍忍就过去了。”

我愣在原地,看着奶奶重新拿起斧头,一下下劈在木头上,木屑飞溅,可我却觉得那些木屑都劈在了我心上。

我知道奶奶是善良的但也是懦弱的。

她总挂嘴巴的话“村里的女人,哪个没被丈夫打过、骂过?”

可我就是不甘心,不甘心婶子这样温柔的人,也要受这种苦。

我悄悄溜回西厢房门口,里面的哭声还在继续,还有父亲的咒骂声、衣服撕裂的声音。

我咬了咬牙,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猛地砸在门框上,大喊:“爹!

爷爷叫你!”

里面的动静一下子停了。

过了一会儿,父亲怒气冲冲地走出来,看见我,瞪着眼睛骂:“小崽子,敢骗老子?

看我不打死你!”

说着就要抬手打我。

我往后退了一步,梗着脖子说:“是真的!

爷爷刚才还在院子里说,让你赶紧去!

你要是不去,爷爷该生气了!”

父亲愣了愣,大概是想起爷爷的脾气,骂骂咧咧地走了。

我赶紧冲进房间,看见婶子蜷缩在炕角,棉袄被扯破了,露出里面的粗布内衣,脸上还有巴掌印,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

我走过去,坐在她身边,小声说:“婶子,你别怕,爹走了。”

婶子转过头,看着我,眼泪掉得更凶了,她伸手抱住我,声音哽咽:“阿晚,我想妞妞,我想回家……”我拍着她的背,像小时候母亲哄我那样,轻声说:“婶子,会回去的,咱们都会回去的。”

不久继母还是偷跑了,可是却在距离离开村口一步的河边,被村长抓了回来,本来她是可以跑掉的,听说是为了救落水的村长家小儿子。

那晚我躲在角落偷听爷爷和父亲说“把贱东西关在村里的小竹筏房里,看好了千万别和之前的贱东西一样死了。”

之前的?

这个词让我心脏快速一紧,虽满是疑惑但知道婶子还活着,我嘴角勾起了久违的弧度。

晚上弟弟一首在哭着找妈妈,他仰着小脑袋,抓着父亲的衣角,颤栗的发出嘶哑的叫声,豆大的眼泪一颗颗的喷涌而出。

父亲甩开弟弟的手,眸光深黑无半点情绪的看着他说“她如果听话,过段时间就会回来的。

不听话你也会有新的妈妈。”

父亲面目阴冷,仿佛在那竹筏里关着的是个素未相识的陌生人,讲到“新妈妈”时嘴角还有一丝戏谑的诡笑,我僵在原地,清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和不规律的呼吸。

我清楚的知道我得找到她,得让她活着回来。

相关推荐
  • 明日限行
  • 不见曦月
  • 全家要造反陈思君李慕卿
  • 沅沅的英文
  • 狐妖小红娘镜花篇
  • 阿梨粤是哪里人
  • 阿梨粤的十首经典歌曲
  • 自爆黑料第五人格
  • 阿梨粤晚风心里吹
  • 小桥整治
  • 宋阿梨裴稷宋如初完结
  • 阿梨粤的抖音歌曲